"游静" 共找到影视: 10 部
庆回归 1

庆回归

  在香港主權交接當晚攝製於公眾場所的音樂錄影。

另起炉灶之耳仔痛 4

另起炉灶之耳仔痛

  当「家」指涉着一个特定的地点却又同时是失落的地方,在不断飘荡的生活中,如何形塑「认同」的可能性,亦或是其限制性。本片结合了实验和纪录的手法,立基於香港人的个人经验,深入探讨移民议题。藉由许多非传统的近距离私密访问,导演尝试去发掘人民自身与政治之间的关连性,并不断对照着国家地位丶人民认同以及後殖民的种种现象。片中穿插着导演自身的画面与声音作为串接,使创作者本身也成为被拍摄的客体,呈现出被摄者的沉默以及心中两难的抉择。

理想家/国 1

理想家/国

  德國國際錄像藝術獎決賽二十強入圍;歐洲 ARD3 及 Eins Plus 電視台放映等
  在這個音樂錄像作品中,游靜透過結合現成的影像與文本,穿梭於理想主義與政治宣傳、(以及由之而來的)希望與幻滅之間,對中國當代歷史做出思考。

我饿 7

我饿

  女同志版的《倩女幽魂》是怎樣的呢?如果不是在古代,是在現代的紐約唐人街呢?長長暗暗的樓梯,盡頭隱約有慾望的影子。文化與生死的隔膜,跟愛與溝通的意志斟旋。
  香港獨立電影及錄像比賽公開組銀獎;捷克布尼洛 16 電影節銀獎

为父亲命名 3

为父亲命名

  • 译名:
  • 类别:
  • 语言:

  香港當代文化中心特約。收錄在《錄像文章》跨媒介創作計劃作品集。

揾自己 8

揾自己

  • 译名:
  • 类别:
  • 语言:粤语  

  香港電台特約節目《創意空間》之其中一集。借香港青年教育劇場《前進進》及粵劇學校《清輝粵劇團》探討兩種看似迥異的劇場訓練對年青人身心的影響,從而進一步思考藝術教育於個人成長、尋找與建構自我身份、認識社會文化之過程中可扮演的角色。

你有什么特別的要我告诉你? 10

你有什么特別的要我告诉你?

  • 译名:
  • 类别:
  • 语言:英语  

  美國 Ann Arbor 電影節優異獎;辛迪電影銅獎;New School 邀請賽電影展最佳原創理念獎;獲邀於台灣金馬獎影展放映等
  游靜在美國拍的第一部電影,是碩士班第一個學期的第一份功課。思考全球化語境下跨文化書寫的困局,也是導演嘗試用電影語言呈現作為家國外人這長期身份處境在漫長旅途中的第一步。

錄像書簡1-3 1

錄像書簡1-3

  游靜/ 1993 / 11min / 無對白/ 中英文字幕
  獲邀在德國柏林地鐵站、加拿大安大略省美術館、美國有線電視等放映
  旅途中的人,醒來不見家。拿起手上最便宜的玩具攝影機寫信,不得已也寫到什麼是我,什麼是(感情裡的)她。
  「由於經常在外奔走,離開一個城市,然後又在另一個城市醒來,我發現我經常在寫信——給想念的,給在路上遇到的,給要見的……當我開始厭倦文字(經常發生),我便開始以錄像寫信。由於我是在旅途上,在陌生的地方寫信,可以運用的器材科技也就非常有限。 我以Fisher Price Pixelvision 來寫我的錄像書簡。當找不到器材剪接的時侯,便以攝錄機來剪接。這些書簡成為了對亟需缺口的慾望的紀錄。當這些書簡公映,它們在不同的脈絡中再創造了不同的意義,成為了給任何可以從中找到與自己關聯的人的信。」—— 遊靜
  1 1分48秒
  如何剪接慾望?慾...

Diasporama:DeadAir 9

Diasporama:DeadAir

探索1930至1940年代香港电影 6

探索1930至1940年代香港电影

  • 已更新至2集
  • 2021  

  香港電影資料館年前從美國尋得一批散佚多年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香港影片及送檢檔案資料。以這些珍貴線索為本,資料館於2021年1月9至10日,透過視像會議形式,舉辦「從無聲到有聲——1930至1940年代香港電影」研討會,邀來數十位本地及海內外學者和研究者,在線上展開探索及討論。現將研討會的精彩內容選輯為上、下篇兩集,與大眾分享。
  上篇以「時代與影史」為題,分為「從無聲到有聲」、「上海—香港」、「國防電影」、「紀錄片」及「戰後復員」五個章節。香港電影在二十世紀初如何從默片走到有聲片?中日戰爭爆發前後,香港影業如何發展?影人又如何透過作品回應時代?由各講者為我們逐一探討。
  下篇以「類型地域文化」為題,由講者與我們一起探討大戰前後的南來影人如何帶來跨地域、跨文化的相互交流和融合,對確立何謂「香港電影」起著怎樣的啟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