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共找到影视: 1500 部
征服珠峰 2

征服珠峰

  Documentary that covers the famous and successful expedition of the Everest conquest by Tenzing Norgay and Edmund Hillary, the first climbers to reach its peak.

宽待俘虏 9

宽待俘虏

  1953年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编辑李俊、张清,摄影曹进云、刘长忠、张庆华、常青林。(皇甫宜川、朱鹏,李俊访谈录,当代电影2010年02期、2013年02期)
  本片有中文、英文两个版本。英文版为《联合国军战俘在朝鲜》(又名《战俘营》),片长四本,周恩来总理曾在日内瓦会议上放映。中文版为《宽待俘虏》,片长三本,继英文版之后出品,在中国国内放映。
  “抗美援朝” 战争期间,中朝方面在朝鲜 设有战俘营,当时国 外对这个战俘营有各种说法, 周恩来总理去日内瓦开会,要拿一个电影去证明: 一是我们俘虏了美国的朝鲜前线指挥官迪安将军和投掷细菌弹的两个飞行员, 二是我们的俘虏营不像谣言传的那样, 要让他们看看俘虏在我们这里是怎么生活的, 影片很大部分是说战俘营里的俘虏是过“人”的生活: 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 没有民族歧视, 还给他们开运动会等等。李俊导演带了两位中央新影...

李锡奎调车法 1

李锡奎调车法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摄制。1949年3月,沈阳车站某调车组组长李锡奎,在党的领导和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和全组同志们一起,经过细致深入的研究,创造了李锡奎调车法,加快了货车编组速度,缩短了每辆车在站停留时间,充分发挥了车辆的运输功能。
  导演:张其
  编剧:汪岁寒
  摄影:石凤岐

苏联杂技表演 4

苏联杂技表演

  彩色纪录片《苏联杂技表演》中有苏联各民族优秀的杂技演员,表演了各种精彩节目,我们可以从影片中看到,各种舞蹈,柔术,马戏,车术野兽表演,车技,走钢索,空中飞人以及丑角戏等等。他们的表演展示了苏联各民族人民的智慧和制造力,勇敢和敏捷,就是这些演员继承了并发展了苏联各民族杂技艺术和传统,创造了杂技艺术的新风格,使它服务于苏联人民,给人民带来愉快。本片在各方面比《苏联大马戏团》更丰富而多彩。

光荣的创造 9

光荣的创造

  《光荣的创造》(上海电影制片厂,1953年,10本)。编剧周均等人,导演郑君里,摄影许琦、蒋伟、朱静、王士英。( de 63939/userobject1ai11747.html)
  本片介绍了上海工人文化宫设立了展览馆,展示解放以来上海工人的工作成绩。

人民心一条 7

人民心一条

  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捷克斯洛伐克陆军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1952年初秋,捷克斯洛伐克维特·聂耶德利军队文艺工作团,应中国人民解放军朱德总司令的邀请,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

水土保持 8

水土保持

  《水土保持》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编剧:苏伟,导演:方徨、郑小秋,摄影:蒋伟。
  影片介绍人民**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经过科学实验定出的三项有效措施:一、筑坝挡水;二、蓄水养土;三、造林种草。
  此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科教片奖”三等奖;1956年获意大利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科教片电影节荣誉奖。

白山黑水话森林 8

白山黑水话森林

  1953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
  编导:冯白鲁
  摄影:李光惠、王启民

新中国周报1953年第2号:齐白石九十寿辰 5

新中国周报1953年第2号:齐白石九十寿辰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3年纪录片

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 8

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

  《根治水稻害虫——三化螟》科影1953年摄制。编剧:王光彦、王轼铭,导演:王光彦,摄影:裘葛。
  螟虫的灾害常使水稻严重减产,其中为害最大的就是三化螟。影片介绍了消除螟虫的具体方法。为了在银幕上清楚地表现三化螟咬食稻苗芯的镜头,本片摄制时在摄影镜头前加置放大镜进行拍摄,获得成功。是我国运用放大摄影的第一部科教片。
  此片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科教片奖”三等奖;1956年获意大利第一届威尼斯国际科教片电影节荣誉奖。

为了人民的健康 7

为了人民的健康

  片名:为了人民健康
  编剧:张小怿、蒋君超
  导演:蒋君超
  摄影:韩浩然 等
  影片本数:6
  色别:黑白
  出品年:1953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的大型纪录片。在影片中可以看到防疫队、医疗队深入内蒙、新疆、西藏为农牧民防病治病;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南京等城市打扫卫生、消除垃圾、填平臭水坑,改善生活环境;广大农村消灭蚊蝇、老鼠,防治传染病。在全国广泛开展的讲卫生、讲文明运动,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3

朝鲜停战协定签字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制。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开城板门店举行。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由双方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先行签字。上午9时30分,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及“联合国军”、南朝鲜军共8名佩带安全袖章的军官分别步入会议大厅四周守卫着。随后,双方出席签字仪式的人员分别由指定的东西门入厅就座。10时整,朝中代表团首席代表南日大将和“联合国军”代表团首席代表哈里逊中将进入签字仪式大厅,分别在会议桌前就座。在助签人员协助下,两位首席代表在各自一方准备的9本朝鲜停战协定上签字,之后由助签人员同时交换签字。10时10分,签字仪式结束,分送双方司令官签字。
  当日22时,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日成元帅于平壤在《停战协定》和临时补充协议上正式签字。参加签字仪式的有朝鲜党政领导及人民军高级将领等。
  28日上午9时30分,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

交换病伤战俘 10

交换病伤战俘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53年摄制。摄影李华、李文化、李振羽,编辑雷震霖。
  李文化《往事流影——李文化的电影人生》说:”在朝鲜期间,我还拍摄了敌我双方交换病伤战俘的重大历史事件,并见证了板门店签约的过程。……到了板门店,双方稍作休整后,交换病伤战俘的仪式开始。所有记者都集中在军方专门给记者留出的工作台上。我选好位置 ,最关注的是记录双方战俘的神情,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敌军战俘走过去时显得十分兴奋,十分激动,热切地紧紧拥抱,互相抚摸对方的脸庞,而后边说边笑地离开;可我方的战俘回来时个个都像受过虐待似的,低垂着头,泣不成声。当时我想,这样的表情对比可以推测两军战俘待遇差异之悬殊。后来才明白,这里还有文化背景差异之类的深层次原因。这个片子拍成后叫《交换病伤战俘》,在国内上映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 7

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

  1952年10月4日,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在湖北汉口开幕,至1953年2月,观众达六十多万人次。官方高度重视该展览,中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在展会上作报告。中南人民出版社同年出版《中南区土地改革的伟大胜利:记中南区土地改革展览会》,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纪录片。

DoomTown 9

DoomTown

  A decade before Dr. Strangelove and Fail Safe, Doom Town suggests that the political and defense establishment is fundamentally averse to grappling with the consequences of its brinkmanship. A military spox at Desert Rock Base even spins nuclear war as a boon for the lowly enlisted man: “Don’t let anyone delude you about so-called ‘push button war,’ with its guided missiles and...